《沉香如屑》里的声音魔法师:谁在替颜淡、应渊说话?
追《沉香如屑》的时候,除了被虐得肝疼的剧情和养眼的颜值吸引,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一样,偶尔会走神:诶,这个声音好熟悉!这个语气也太到位了吧!尤其是那些撕心裂肺的哭戏、隐忍克制的低语,光靠演员现场收音,在横店那人来人往的环境里,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么干净纯粹。没错,这就是配音演员的神奇魔力了。今天咱们就好好扒一扒,藏在颜淡、应渊这些角色背后,那些真正用声音赋予角色灵魂的大神们,顺便看看这声音的“第二表演”是怎么炼成的。
先说说咱们的女主角颜淡。杨紫的表演灵气十足,表情动作特别抓人,但剧里那个清脆中带着倔强,娇憨里又藏着深情的嗓音,其实是配音界的大佬张喆的杰作。你可能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,但提起她的作品,《香蜜沉沉烬如霜》里的锦觅、《千古玦尘》里的后池/上古,是不是瞬间就对上号了?她特别擅长配这种古灵精怪又情深义重的仙女角色,声音的弹性极大,从少女的娇嗔到痛彻心扉的嘶喊,转换得无比自然,毫无违和感。仔细听颜淡那些怼人的小机灵,或者和应渊闹别扭时的委屈劲儿,张喆把杨紫表演里的精髓,用声音给放大了,甚至加了不少分。
再来看高冷帝君应渊。成毅的微表情和打戏是招牌,但剧中那个低沉、清冷、带着上位者威严又暗含深情的声线,出自另一位大神张杰(不是唱歌的那位哈)。这位张杰老师可是配音界的“男神专业户”,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的夜华、《老九门》的张启山、《何以笙箫默》的何以琛,都是他的声音。他配应渊这种角色简直是信手拈来,那种拒人千里之外的疏离感,内心挣扎时的隐忍克制,还有对颜淡独有的那份温柔,全在他声音的轻重缓急、气息的转换里了。特别是一些内心独白,光听声音就能感受到应渊那份沉重和纠结。
配角阵容也相当豪华。深情男二余墨,那个温润如玉、坚定守护的声音,是赵毅老师配的。萤灯仙子那种表面端庄实则狠毒的反派腔调,由邱秋演绎得入木三分。还有邪魅狂狷的玄襄(杨天翔)、活泼的琳琅(徐佳琦)等等,都是业内响当当的名字,各自的声音特质和角色完美契合,共同撑起了《沉香如屑》庞大的声音世界。
声音背后的战场:配音棚里的秘密
知道了是谁配的,你可能更好奇:这声音是怎么塞进剧里的?真不是演员自己后期录的吗?还真不是那么简单。想象一下这个场景:一个绝对安静、墙壁布满吸音材料的录音棚里,配音演员站在话筒前,眼前是一块大屏幕,上面播放着剪好的、没有现场收音的电视剧画面(行话叫“素材”)。演员的嘴型、动作、表情、情绪,都在这无声的画面里。
配音演员要做的,就是化身“声音演员”。他们得:
1. 对上口型:这是最基础也最难的。一个字、一个气口都要卡得严丝合缝,尤其是中文的四声,嘴型开合大小都要匹配。有时候为了对上某个复杂的口型,一句话可能要反复录十几遍。
2. 抓住情绪:屏幕上演员演得肝肠寸断,棚里的配音演员也得瞬间调动出同等甚至更强烈的情绪,对着空气“演”出来。而且他们往往看不到对手演员的表演,只能凭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互动。颜淡那些哭戏,张喆在棚里是真得哭出来才能达到那个效果。
3. 贴合角色:声音的气质、语调、说话习惯,都要无限接近角色本身,甚至要弥补画面表演的不足,用声音传递更丰富的信息。
4. 体力活儿:别以为配音轻松。棚里一站几小时是常态,情绪大起大落特别耗神。一场激烈的争吵或痛哭戏下来,配音演员可能比演戏的还累,嗓子冒烟是常事。
整个过程由配音导演严格把关。导演会一遍遍听,指出哪里情绪不够、哪里口型差了一点点、哪里气息不对。一个角色最终的完美声音呈现,是配音演员、配音导演、后期音效师(处理环境音、混响等)通力合作的结果。
为啥不用演员原声?
看到这,你可能要问:为啥不直接用杨紫、成毅他们自己的声音?多真实啊!原因挺复杂的:
现场环境限制:横店这种大型影视基地,同时几十个剧组开工,环境噪音(飞机、施工、游客)根本无法控制,现场收音质量难以保证,尤其是需要安静氛围的文戏。
演员档期和状态:拍完戏演员可能立刻进了下一个组,很难再专门抽出大量时间回录音棚配音。而且棚配需要极其专注的状态,有时演员当时的嗓音状态(比如疲劳或生病)也不适合。
声音特质匹配度:有些演员的现场表演很棒,但声音气质可能和导演心中理想的角色声音有差距(比如声音偏现代、偏软或偏硬),这时专业的配音演员就能提供更精准的声音形象。
效率与统一性:专业配音演员棚配效率高,能保证整部剧声音风格和质量的统一性。想象一下,如果剧中一半原声一半配音,或者不同集数声音状态差异大,观众会非常出戏。
所以,启用配音,尤其是启用张喆、张杰这种顶级声优,对于《沉香如屑》这类制作精良的古装仙侠剧来说,是提升整体观感和情感冲击力的重要环节,甚至可以说,没有他们的声音,颜淡和应渊的故事,感染力要打上不小的折扣。下次再刷剧,不妨多留意一下这些“只闻其声”的幕后英雄们带来的精彩演绎吧!